“瓷器大花瓶,青花山水大花瓶,大堂擺設大花瓶”參數說明
用途: |
裝飾 |
材質: |
陶瓷 |
上釉類型: |
釉下彩 |
年代: |
古代 |
型號: |
景德鎮(zhèn)陶瓷 |
規(guī)格: |
1.4m~3.6m |
商標: |
乾瓷軒 |
包裝: |
木架 |
運輸: |
物流 |
肚徑: |
48cm左右 |
“瓷器大花瓶,青花山水大花瓶,大堂擺設大花瓶”詳細介紹
陶器要燒制多少時間?有關陶器與瓷器的區(qū)別主要有如下幾點: 一、燒成溫度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一般都低于瓷器,最低甚至達到800℃以下,最高可達1100℃左右。瓷器的燒成溫度則比較高,大都在1200℃以上,甚至有的達到1400℃左右。二、堅硬程度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低,坯體并未完全燒結,敲擊時聲音發(fā)問,胎體硬度較差,有的甚至可以用鋼刀劃出溝痕。瓷器的燒成溫度高,胎體基本燒結,敲擊時聲音清脆,胎體表面用一般鋼刀很難劃出溝痕。三、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燒成,瓷器則需要選擇特定的材料,以高嶺上作坯。燒成溫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溫度階段,則可成為陶器,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燒成的。高嶺土在燒制瓷器所需要的溫度下,所制的坯體則成為瓷器。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體,在燒到1200℃時,則不可能成為瓷器,會被燒熔為玻璃質。四、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體即使比較薄也不具備半透明的特點。例如龍山文化的黑陶,薄如蛋殼,卻并不透明。瓷器的胎體無論薄厚,都具有半透明的特點。五、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掛釉和掛釉的兩種,掛釉的陶器釉料在較低的燒成溫度時即可熔融。瓷器的釉料有兩種,既可在高溫下與胎體一次燒成,也可在高溫素燒胎上再掛低溫釉,第二次低溫燒成。